产后宫缩痛 记住五个缓解方法
十个月左右的朝夕相伴,准妈妈和胎宝宝终于到了见面的一天。本以为生完就可以摆脱各种不适了,竟然还有产后宫缩痛在等着。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什么是产后宫缩痛?
在产褥早期因宫缩引起下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称为产后宫缩痛,多见于经产妇和多胎产妇。
产后宫缩痛的原因
生产后第一天,子宫维持在脐部高度,然后每天下降一横指,10-14天子宫会回复到骨盆内的位置,4-6周恢复到正常体积。
产后腹部会发生象抽筋般地疼痛(尤其是喂哺宝宝母乳的时候),这是子宫在收缩,为了使子宫能正常下降到骨盆内所引起的。这种疼痛4-7天后会自然消失。
产后宫缩痛怎么办?
1、改变睡姿:让新妈妈侧睡,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以减少该部位的疼痛,坐时给新妈妈臀部垫个坐垫也会有帮助。
2、按摩小腹:在产后初始几天,自己或家人可用手掌稍微施力帮新妈妈作环形按摩,一直到感觉该部位变硬即可,以促进宫腔内残余物质排出;疼痛厉害时,按摩可使子宫肌肉暂时放松,缓解疼痛。
3、热敷:新妈妈们还可以用热水袋热敷小腹部,每次敷半个小时,注意水温不要过高,以免烫伤。
4、服用止痛药:若宫缩痛影响到休息及睡眠,应通知医护人员,必要时可以用温和的镇静剂止痛。需注意的是,一定要遵医嘱,切不可自行乱服药。
5、心理护理:以转移注意力、按摩法、深吸气法消除新妈妈的紧张心理,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
产后宫缩痛如何预防?
1、不要走太多的路程和搬重物。持重物会导致腹部用力,很容易引起子宫收缩。
2、疲倦时躺下休息,保持安静,会很有效。
3、不要积存压力。精神疲劳和身体疲劳一样会导致各种问题的发生,压力积攒后也容易出现腹部变硬,最好能做到身心放松。
产后子宫收缩的目的在于帮助子宫止血,并且将子宫内部残余的血块排出,以促进子宫的恢复,有其正面的意义,新妈妈不要过于担忧。
虽然产后宫缩会让新妈妈们感受到不适与疼痛,但其实这种疼痛一般都是在可承受范围内的。新妈妈们可以通过以上方法巧缓解,帮助身体尽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