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招预防产后子宫脱垂

六招预防产后子宫脱垂
产后一些新妈妈总感觉有腰酸下坠感,有时好像觉得阴道内有球样大小的东西脱出来,其实这就是子宫脱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吗?
什么是产后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到坐骨棘水平下,甚至脱出于阴道口外。民间俗称“吊茄袋”。
产后子宫脱垂的原因 1.急产 分娩时如果盆底组织和阴道肌肉还没有来的及扩张,就被胎头压迫并撕裂,且没有及时修补,分娩后子宫很难恢复至正常位置。
2.滞产 由于胎头对阴道及盆底组织的压迫时间过久,使组织缺血受损,失去了盆底组织的支持,就会造成子宫脱垂。
3.其他因素 另外,产后便秘、产后咳嗽、持续下蹲动作、产后下床劳动过早、过重,使腹压增加,也有可能引起子宫脱垂。
如何预防产后子宫脱垂 1.避免长时间使用束腹带 月子期间使用束腹带,升高的腹压会使得尚未复原的骨盆底肌肉更集中向下推,进而增加或加重产后发生漏尿、子宫脱垂的机率及严重程度。因此,要避免长时间使用束腹带。
2.产后母乳喂养 婴儿的吮吸刺激,会反射性地引起子宫收缩,帮助盆腔各韧带复原,能有效预防产后子宫脱垂。
3.刺激乳头帮助子宫收缩 刺激乳头会产生子宫收缩素,帮助子宫恢复。放弃母乳喂养的新妈妈可通过按摩乳房或热敷乳房的方式刺激乳头,促进子宫收缩。
4.勤做运动 建议新妈妈坐月子期间应尽量躺着休息,有空多练习PC肌(阴道及肛门四周肌肉的收缩、放松练习),可有效预防产后漏尿及子宫脱垂。
5.注意姿势,避免久蹲 分娩后,新妈妈盆底肌肉的恢复大约需要3个月的时间,因此,在这3个月内,新妈妈做事情时最好选择坐位或站位,应尽量避免久蹲的姿势,以防子宫脱垂。
6.保持排便顺畅 产后新妈妈要保持大便通畅,尽量避免便秘的发生。如有便秘,可早晚服蜂蜜,以润肠通便,绝对禁止排便困难时过分用力。
子宫脱垂与分娩、孕期和产后调养有着密切关系,除了要做好孕期保健,在分娩时也要与医生密切配合,才能降低产后子宫脱垂的发生几率。
为了积极预防产后子宫脱垂,新妈妈一定要注意以上四个事项,加强产后锻炼,以促进盆底组织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