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正处于好奇心“爆表”的阶段,拿到任何东西都喜欢放进嘴巴“尝一尝”,对于一些小物件,妈妈一定要重点提防、提高戒备心,宝宝一不小心,极有可能会把异物吞进肚子里。(关注微信订阅号:朵妈亲子时光,聊聊亲子育儿那些事)
昨天就看到一则关于婴儿“误吞电池”的新闻:
1月5日,大连市一名10个月的女宝宝在老人看护的过程中,随手抓起一块纽扣电池放进嘴里吞了下去。家人发现后给孩子喂牛奶,结果孩子开始大声哭闹,表情十分痛苦。
家长赶紧把孩子送到医院,医生发现孩子的食道已经电池严重烧伤,经过救治后,孩子脱离了生命危险,但食道烧伤可能会留下瘢痕,导致孩子食道狭窄,影响孩子进食。如此一来,孩子可能需要多次手术才能修复食道,并且手术都比较复杂。
媒体报道中提到,家长发现孩子误吞电池后就给他喂牛奶……我猜,他们一定是听信了“宝宝误吞电池后,喝牛奶可以稀释电池释放的毒性”这种说法。然而,这个在网上流传很广的应对方法,其实很!不!靠!谱!据医生解释,纽扣电池中的电解液有强腐蚀性,所到之处会快速氧化并腐蚀器官,此时让宝宝喝牛奶,会使电池瞬间短路,情况更糟!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迅速就医,将电池取出来。要知道这个是急诊,一刻不能耽误,电池多在孩子的肠胃内待一会儿,都有可能导致器官受到更严重的腐蚀,甚至造成食道穿孔!
另外,即使孩子通过排便、呕吐等方式将电池移出体外了,家长仍需尽快将孩子带到医院检查,以免电池残留的物质,对孩子的气管、食道、胃肠道等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预防孩子误吞电池,家长应做到这几点
在宝宝容易误吞的异物中,电池是比较危险的,因此家长一定要知道如何预防孩子误吞电池:
1、检查家中的遥控器、玩具等带有电池的设备装置,看看电池是否容易掉出来,有没有必要进行额外的加固。
2、家长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拆、装电池,废旧的电池要及时清理掉,不能随处放。
3、如果孩子有玩电池的行为,家长一定要及时严厉制止,并且把电池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除了电池,家里还有很多小物品都可能会被孩子误吞。曾有耳鼻喉科的医生说过,婴幼儿误吞的物体千奇百怪,包括硬币、图钉、瓜子壳、笔帽、气球……都能开一间杂货店了。
误吞物体性质不同,应对方法也不一样
1、图钉、大头针等尖锐物
一旦发现宝宝误吞比较尖锐、或带有棱角的物体,应当马上将孩子送往医院。千万不要让孩子吞大块的饭团、大量喝水,企图将异物推到胃部通过粪便排出来。这类物体极容易刺伤口腔、食道、胃肠道,应尽快让医生取出来。
2、圆形物体
如果宝宝误吞的是体积较小的圆形物体(如黄豆大小的珠子),且表面光滑、无棱角,孩子没有表现出哭闹、精神状态良好、饮食睡眠都正常,这时家长可以适当让孩子多吃含有粗纤维较多的食物,如杂粮、芹菜、燕麦等,让孩子通过排便的方式将异物排出来。当然,家长要注意仔细观察宝宝的大便中是否包裹着异物。
如果异物为圆形,体积较大,那就不需要犹豫了,赶紧把孩子送到医院让医生来处理吧!
3、口香糖
口香糖含有较多的胶基,不能被肠胃消化,但人的肠胃内壁很光滑,并且分泌有大量粘液,口香糖不可能被粘住。因此,如果孩子误吞口香糖,可以多让孩子吃些富含纤维的食物,通过排便的方式排出来。但一般不建议给太小的孩子吃口香糖,如果呛到气管,很容易发生窒息,那就更麻烦了。(关注微信订阅号:朵妈亲子时光,聊聊亲子育儿那些事)
4、化学物质
宝宝误吞化学物质的情况比较复杂,应先判断宝宝误吞的是什么,什么时候吃的,误食的量大致是多少,然后带上剩余的误食物品或容器迅速赶往最近的医院。家长千万不要盲目催吐,如果是强酸或强碱的物质,呕吐物可能会灼伤孩子的胃肠道;另外,孩子意识不清醒的时候,催吐可能会导致呕吐物呛入到呼吸道中,增加孩子窒息的风险。
如何避免宝宝误吞异物?
1、孩子易误吞的物体通通都要收纳好,如小颗粒的物件,硬币、螺丝钉、图钉、纽扣等;此外还有药物、干燥剂、樟脑丸等“长得很像糖果”的物体;再有就是洗护用品、化妆品等,都要放在孩子不能接触到的地方。
2、有些家长喂孩子吃药时,会哄骗孩子说“这是甜的,味道像糖果”,这句话会无形中误导孩子,哪天他想吃点甜的了,真有可能翻箱倒柜找“糖”吃。
3、有些家庭喜欢用可乐瓶装洗衣粉,用零食盒装零散的小物件,要知道孩子的判断能力不强,但联想能力很强,容易把零食包装盒、包装袋中的物品当做食物,家长一时没盯住,孩子就容易发生误食。
4、抓住时机教育孩子,告诉孩子哪些东西是可以吃的,哪些是不能吃的,向孩子交待清楚物品的用途,以及误食后会产生的危险后果。
【朵妈的话】
误吞异物这件事,在宝宝“天不怕地不怕”的年龄是很容易发生的。对此,每个妈妈都要打醒十二分精神,用心看护好宝宝,不要让宝宝单独玩小于拳头大小的玩具,更不能把家中的一些小物品、“危险品”给孩子当玩具。妈妈都注意到这些了,宝宝的成长才能避免更多不必要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