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采用珠海高分子新材料公司研制的医用贴,于2007年l1月一2008年12月应用穴位贴敷法对192例中医辨证为风热外感之发热患儿进行了临床研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门诊及住院患儿共192例,其中男102例,女90例,年龄最小的6个月,最大的15岁。将192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22例,男70例,女52例,年龄(7.6±7)岁,对照组70例,男39例,女3】例,年龄(7.O±6.5)岁。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治疗疗程上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
1.2 诊断标准及纳入病例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按照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中药新药治疗/bJL~b感发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有关标准执行,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儿科学》。所有病例的选择均符合上述标准,并除外重度营养不良,结缔组织病及其他(如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全身疾病者。未坚持用药,中途换药或加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者除外。
1.3 治疗方法观察组用d,JL退热贴(注册号粤珠食药监械[准]字2006第1640018号),主要由防黏层、凝胶层、背衬层等部分组成,其中有良好能量转换功能的亲水性高分子凝胶层为主体具有冷敷理疗、吸热散热和一定的镇痛作用,同时药物经皮渗透人血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降温。使用时将透明聚酯膜揭去,将凝胶面直接贴敷于印堂、曲池或大椎穴。每8h更换1贴,每天l~3次。对照组予口服布洛芬混悬液(主要成分:布洛芬20mg,辅料为甘油,柠檬酸,甜蜜素,橘子香精,色素胭脂红等)。用法:1~3岁每次3ml,4~6岁每次5ml,7~9岁每次8ml,l0~14岁每次10ml,持续发热每6h一次,均48h为1个疗程。
2 治疗结果
2.1 疗效标准显效:体温于48h内退至正常且不再回升;有效:体温于48h内降1~1.5℃;无效:体温于48h内未降。
2.2 结果资料采用Y。检验。2.2.1 两组总疗效及各种病种症状疗效比较,见表l、表2。
2.2.2 结果表明、两组患儿在给药后lh开始发挥退热作用,退热幅度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O.05),2h退热幅度对照组优于观察组(P<O.01),6h后退热幅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
3 讨论
3.1 小儿外感发热临床特征外感发热主要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感冒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JL,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主要与小儿上呼吸道的解剖生理特点有关。小于6岁者感冒发病占该年龄组疾病的一半以上,因此,外感发热是小儿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小JU'I-感发热多为高热,易导致惊厥、脱水、电解质紊乱而致病情加重,如得不到有效治疗易
继发肺炎、脑炎、肾炎等疾病。4gL用药困难,常影响外感发热的治疗效果。
3.2 小儿退热贴组方功用及退热原理4,JL退热贴主要药物配方:薄荷,冰片等,薄荷辛凉解表,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冰片清热止痛,开窍醒
脑,利咽消肿。选用印堂、大椎、曲池等清热要穴可通腑泄热,同时采用现代生物膜促渗透使药物经皮吸收入血液循环,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调定点下移,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传统的口服和注射给药退热,存在首过效应,半衰期短,不良反应大。该疗法简便,快捷,安全可靠,无痛苦,应用于临床收到较好的疗效,深受患儿及家长的欢迎,值得在儿科临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贝0(第一辑)[R].1993.224.
2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等.实用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64.
3 李亚芳,等.透皮吸收制剂研究进展f.J3.中国药学杂志,1997,32(1):3.
4 戴伟礼,等.薄荷冰片透皮作用[J].中成药,1983,15(3):7.5 Afred Goodman G,Goodman and Gliman’S th'e pharmacologicalbasis of therapeutics[M].New Yorks:Macmillan Publishing Co,
1990.683.
收稿日期2009-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