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幼儿正确的语音训练手段

重视幼儿正确的语音训练手段

  语音是口头语言的物质载体,是由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语言意义的声音。当人们用语言彼此交往时,听到词的音或音组,就能和这个音或音组所指的事物联系起来,或者当看到某个事物时,就把这个事物和它固定的音或音组联系起来,即听到一个事物的名称就能想到它指的是哪个事物,看到一件东西时就能正确叫出它的名称。这就要求对语音有精确的辨识能力。

  一、教师的正确示范在矫正幼儿语音中起主导作用

  幼儿的语言能力最早是在家庭语言环境下形成的,所以幼儿的语音一般都带有家庭主要成员的语言特点。如现代上海有许多幼儿是由保姆照顾的,故幼儿的语音中会带一些山东、安徽方言的特征,可见幼儿最早的语音形成途径基本上是模仿。由于幼儿的发音能力和听觉的可塑性较大,教师的语音矫正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必须要会说普通话,掌握口语的正确发音规律,不仅能在口语训练中教幼儿正确发音,而且还能通过专门训练矫正幼儿的错误发音,使其形成正确的语音。如苏州方言平翘舌不分,缺少后鼻音,如分不清“王”和“黄”、“吴”说成“胡”、“兵”和“宾”发音相同等。如果在幼儿阶段不能纠正这些错误的发音,到了成年以后就会形成典型的吴方言。方音一旦形成,就难以纠正,而且年龄越大,越难纠正。年龄小的幼儿经过一段时间的正确训练之后,其方言一般都能得到矫正。

  由此可见,在幼儿期加强语音的正确训练对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必须重视这个阶段的教育影响,通过正确的语音给幼儿提供模仿的榜样,这样幼儿就能够像教师那样正确发音,逐步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语言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幼儿学习语言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如教育活动的学习、一日生活中的语言常规训练、专门的矫正训练等。

  二、多给幼儿提供练习发音的机会

  练习对于任何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幼儿语言能力训练更需要经常性的练习。练习包括听音练习和发音练习。听音练习主要是向幼儿提供正确的发音样板,让幼儿利用听觉对正确语音产生印象并形成记忆而固化下来。听音练习有音像听音、教师示范听音、幼儿榜样听音等不同的练习形式。发音练习是让幼儿练习说话,练习正确的发音。练习的方式有教育活动练习、游戏练习、日常生活练习、专门练习等不同形式。如教师和幼儿的口语交谈、讲故事、念儿歌、猜谜语、练习绕口令等不同途径都能帮助幼儿提高口语的发音能力。用不同形式对幼儿进行发音训练,可以使幼儿掌握正确的发音规律,正确地说普通话,既训练了幼儿听觉器官的灵敏性,使之辨别不同语音的变化,区别正确与错误的发音,又训练了幼儿发音器官的协调活动,使之形成正确的发音。如学习拼音“j”和“g”的发音,就可组织幼儿练习儿歌《母鸡》:“咯咯咯,咯咯咯,我有一只大母鸡,尖尖的嘴巴,毛毛衣,还会生蛋孵小鸡。”通过这种形象的练习,幼儿很容易地就掌握了这两个音的正确发音方法。

  语言教学还可以通过拟声故事、绕口令或观察图片、实物,让幼儿专门练习发音,或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进行练习。如日常生活中练习“吃饭”、“喝水”等生活词汇,室外活动时有意识地让幼儿练习“树木”、“教师,,等较难发的翘舌音等。但练习时应注意练习内容有一定的趣味性,以避免幼儿因练习形式和内容的枯燥而产生厌烦情绪。

  三、随机纠正幼儿的错误发音

  纠正幼儿的错误发音,又叫作正音训练。纠正幼儿的错误发音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幼儿的错误发音只有在其刚刚出现时才最容易纠正,否则一旦其形成固定的发音再纠正就十分困难。由于幼儿的发音器官还处于发育状态,受语言环境的影响还存在着发音不清楚的现象,加上幼儿的词汇贫乏,非常容易把一些词音说错,这时是纠正幼儿错误发音的最佳时机。如有的幼儿对“湿”和“斯”、“吃”和“呲”、“热”和“页”等词的发音分不清,当教师听到幼儿的错误发音后,就应该及时地对幼儿进行正音训练。如教师向幼儿提问:“毛巾放在水里就怎样了?”“妈妈做饭给谁吃?”“夏天天气怎样了?”“我怎么这么饿呢?”…… 当幼儿在回答中出现错误时,教师不仅可以形象地讲解,同时还要对发音错误的词进行单个矫正。训练时要注意持之以恒,使幼儿在正确的语言环境中得到正确的训练,以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在对幼儿进行语言能力的训练中要注意耐心、细致,对语音严重错误的幼儿不要讽刺讥笑,也不要让其他幼儿模仿,否则就可能对其错误发音起到强化作用。对训练中的反复现象和发音比较困难的幼儿,不能操之过急或简单训斥,以免其产生自卑心理而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形成。经过不懈的努力,语音发展较慢的幼儿一定会有所提高,发音会较以前变得更标准。

  正确发音不仅对幼儿语言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会影响到其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所以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幼儿阶段的语音教育,为幼儿未来的语言能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