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统计一下中国父母给孩子准备的动手工作清单,会发现:玩具排在首位,其次是看书,第三是带出去玩。
在美国父母给孩子的动手清单中,则会发现:日常生活自理排在首位,其次是玩具,第三是阅读。
中国父母包揽了孩子的日常生活,例如饮食,从菜市场买菜、洗菜、烹饪、端上桌、喂饭、给孩子擦嘴、收拾碗筷,整个流程,都是大人在忙,不仅孩子没有参与进来,甚至孩子本身自己该做的,有时也被代劳。
有些父母认为,做这些家务事,没有出息;玩玩具,玩出智力,才有出息;多读书,有知识,就有出息;出去玩,长见识,也能出息。所以,自己忙不过来,请保姆,也不让孩子参加家务事。
然而,在美国家庭里,通常没那么忙。一岁的孩子,自己能够吃饭了;两岁的孩子,自己背着书包去学校;三岁的孩子,能帮父母分担许多家务事,浇花、喂宠物、洗袜子、擦桌子;上幼儿园后,日常生活已经完全自理。
美国的蒙台梭利老师说:相对于父母买的玩具,孩子更喜欢参与家庭的生活,如果父母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是很乐意于做事的。这派生的结果是:
1、干家务活,是“日常生活练习”,是培养孩子生活知识、锻炼精细动手最好的方式;
2、能够自我照顾,就不依赖,独立性增强,人格就会独立;
3、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孩子的许多艺术修养、创造力,都是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
4、生活是家庭关系的纽带,会促进亲子沟通与协作,让家庭关系更好亲密。
我们在街头看到,一位两岁的孩子,原本可以走路,却还坐在婴儿车里,由大人幸福地推着;一位四岁的孩子,原本自己可以背书包,却由老人高兴地背着,跟在孩子后面。这在大人眼里,是幸福的画面,而从孩子角度,却是那么可悲。
如何提供玩具?
中国父母多数有这样的经历:去玩具店,问售货员:“我的孩子2岁了,该玩什么?”售货员指着货价上的玩具:“这就是适合0-3岁的,买这个好。”
每件玩具标着宽泛的年龄段,而售货员也不懂孩子该玩什么;结果是,哪件玩具在货架上显眼的,往往购买率就高,而买回家,多数是孩子不爱玩,因为,这不适应孩子的年龄与兴趣。于是,钱打了水漂,家里还多了杂物。
蒙台梭利把孩子玩的,称为“工作材料”,实际上,生活中的许多物品,都可以成为工作材料,甚至不用花钱。
8个月大的孩子,喜欢抓起东西,然后往地上扔,只要给他小手适合抓的物品,这就是很好的材料;1岁大的孩子喜欢撕书,给他一本能撕破的书,而又是你舍得的,这就是很好的材料,如果你给他一本撕不怕的布书,那你没懂得孩子;1岁4个月,孩子喜欢捡地上的垃圾,那是处于细节观察敏感期,你提供一些干净安全的碎东西,让他捡,这也是不错的材料;哪怕是家里的米,都是很好的材料,孩子可以用手抓米、用两个小碗倒米,用小勺子舀米,他的精细动作都能得到练习。
如果你观察,让孩子在家里自由地选择工作,你会发现,他实际上忙个不停,什么东西,都可以成为他的材料;因此,观察孩子,跟随着孩子的兴趣,给他准备需要的材料,这样,孩子的兴趣就会被激发,迸发出超强的学习力。
对于孩子,材料没有贵贱之分,只有是否满足他的需要。因此,孩子的家庭早教就变简单了,父母做为观察者,观察孩子喜欢做什么,就给他准备什么材料;这不用道听途说了、也不用闭门揣摩,少费许多神。
自然,玩具也少不了,买的方法是,少看广告,少看说明书,带孩子去,让孩子自己挑,只要孩子才清楚自己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