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玩具乐趣多

  玩具,不一定非要到商店里去买,有时家中现有的小塑料瓶、塑料袋、空易拉罐、旧挂历纸等物品经过一翻加工制作,都可以制作成宝宝喜欢的玩具。

  自制玩具对儿童发展的积极作用

  1.“自制”是一个动脑、动手,调动孩子积极参与的过程。

  从确定做什么,就要找材料、定计划、尝试制作,不断修改、补充,最后才能形成一个与最初想法较一致的“玩具”。这个过程,本来就是“玩”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创造“玩”的过程,它能使孩子主动参与及获得成功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激励了孩子的创造与实践。

  2.自制过程有利于孩子了解“玩具”。

  自制的过程可以使孩子明白地了解玩具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认知能力会得到相应的发展。

  3.自制玩具创造了多人参与的可能性。

  自制玩具可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共同参与。比如爸爸找材料,妈妈缝制,宝宝粘贴等;也可以由几个孩子各负其责,做一次漂亮的配合,在“制造”的过程中学习与不同的人合作。

  4.自制玩具是创造性活动。

  “自制”是一个自我控制的过程,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设想添加、删减或改变,充满自主性与灵活性。

  因地制宜创造自制玩具

  利用思路:

  从材料自身的特点出发,考虑自制玩具的可能性——

  体积:体表的外形像什么?怎样巧妙利用?
  容积:内部是否有容积?怎样利用?
  截面:其横截面、纵截面的形状和内层结构是否可以利用?
  累加性:多个物体从不同角度累加或重叠组合后是否可以利用?

  从所需制作的玩具出发,考虑利用材料的可能性——

  1.根据材料的性质选用合适的辅助材料、工具及特殊的技法。如水果、蔬菜制作中可用大头针、牙签连接、镶嵌;而玉米皮、秸秆制作中就需要用绳、线,贝壳、蛋壳、石子要用水、彩色笔帮助组合造型;而玉米皮、长叶草、柳条等只有用编结技法才能充分表现其特色。

  2.制作中保持自然素材自身原有的特色。如大松果壳表面呈鱼鳞状,制作时,便可以利用其作鱼身、鸟身、插入松针作小刺猬等,都比较生动形象。

  3.制作后的玩具应该美观安全,并尽可能保持材料原有生命力。有些自制物存在不安全因素,在制作中要排除。有些自然物是个生命体,制作成玩具后要设法保存其生命力。

  收集废旧物,变废为宝

  纸类:可利用普通纸、包装纸、挂历纸等制成拼图、头饰、交通工具、花瓶、家具等。
  线类:用毛线、绒线等编织小动物、包、头套、花等。
  布类:可制作小布书、多用袋、娃娃、服饰、沙袋等。
  橡胶、塑料制品:用旧轮胎、篮球、乒乓球、唱片、塑料包装盒等可制成秋千、话筒、小飞机、小汽车等。
  瓶罐:用塑料饮料瓶、药瓶、易拉罐、食品罐等制作餐具、茶具及“娃娃家”的用品。
  瓶盖:各种大小不一的瓶盖可制成转盘、拨浪鼓、棋、积木等。
  吸管、雪糕棒:可制作木房子、运动器械、桌面玩具等。

  利用技巧:
  *父母在平时留心搜集一些日常生活中丢弃的废物,将其消毒,进行简单的归类,放置于一个大纸盒中,如需要可随时取得。
  *制作的玩具,不宜脱离孩子的认知及生活范围。孩子很早就在用感官去看、去听、去说,去认识周围世界,所以自制玩具的内容要选择儿童经常看到的且喜爱的物体。如车辆、动物、房子、娃娃等,这样就能调动孩子动手动脑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加入制作玩具的活动。

  利用自然物,就地取材。

  植物类:农作物、蔬菜、水果及其他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
  动物类:动物身体的某一部分或残留物,如贝壳、羽毛、蛋壳、骨骼、珊瑚等。
  其他类:沙、石、冰、雪等。

  应用实例:小纸杯,花样多
  
  下面我们介绍一些利用家里常见的一次性杯子,所设计制作的玩具和游戏。以下的某些游戏会用到水和颜料,所以爸爸妈妈最好事先给宝宝穿上“工作服”哦!

  游戏一:打电话

  材料:两个纸杯,1根长一点的棉线,两截小棍子(2cm长就够了)。

  工具:剪刀、粗针1枚

  小学的时候就做过这样的手工了——在纸杯底部开一个小小的洞,将棉线的两头分别从杯子底部往杯子里面穿进去,然后末端系上小木棍,这样棉线就不会从杯子里逃脱出来了。这样,两个简易的“电话”就做出来了!

  妈妈和宝宝各拿一个“电话”,尽量走得远一点,然后一个把嘴巴对着杯子里讲话,一个把杯子扣在耳朵边听。听到妈妈的声音从杯子里传出来,是不是特别激动呢?

  游戏二:手工娃娃

  材料:纸杯一个,乒乓球一个,毛线若干

  工具:马克笔(黑色、红色)、彩笔胶水、剪刀

  首先要加工乒乓球,它是娃娃的“头”。在乒乓球没有图案的一面上,用马克笔画上娃娃的眼睛、鼻子和嘴巴;等墨水干后,剪一些毛线贴在头发的部位。

  纸杯倒扣作为娃娃的身体,可以用彩笔在杯身上画上自己喜欢的服饰,涂上颜色。最后将做好的“头”粘到杯底就大功告成了!

  心灵手巧的你还可以给娃娃设计不同的发型(不同颜色的、有刘海的、梳小辫儿的……)、表情和服饰,做上一套,那多有趣呀!

  游戏三:猜花生

  材料:2~3个不透明纸杯,一颗花生(或者糖果、红枣什么的都可以,只要能被杯子扣住就行)

  杯子的数量可根据孩子的能力和对游戏的熟练程度来决定。以3个杯子为例,将3个杯子并排地倒扣在桌面上;给宝宝看一下你手里的花生,并把它放在桌上,用其中任意一个杯子扣住它;随机地移动3个杯子,改变它们的位置,然后让宝宝猜:“花生躲到哪里去啦?”

  这是一个练眼力和培养知觉恒常性的游戏。2岁以下的宝宝可能需要你的进一步启发,你可以挨个指着杯子问他:“是在这个杯子里吗?”而2岁以上的宝宝则基本可以独立地判断了。

  游戏四:叠叠高

  材料:彩色纸杯一打

  由于杯子特有的形状,特别适合于套、叠、扣。1岁左右的宝宝,可以教他将杯子按同一方向顺着套起来;2岁以上的宝宝,可以试着将杯子口对口、底对底地叠起来。

  为了让宝宝更容易认识杯子特别的形状,可以那一般的积木或者纸盒子做叠叠高游戏来进行比较。两块积木叠起来,高度马上就增加了好多,而一个杯子扣到另一个杯子上时,却会往下掉,而且高度并没有多大变化。

  游戏五:画圆

  材料:不同大小纸杯若干,图画纸,彩笔

  画图往往要借助工具,还记得我们小时候最早是怎么画圆的吗?反正我记得,我常常是找个圆的瓶盖什么的来做模子,沿着它的边缘画一圈,就OK了!所以纸杯刚刚好就可以派上这个用场。

  首先要让宝宝学会利用杯子的口和底,画出圆圈。然后在白纸上画一个小朋友吹泡泡的图案,让宝宝用画圆的方法,给这张画添上泡泡。

  对于透明的透明塑料杯,我们可以利用透明这个特性,变化出许多游戏来。

  游戏六:变色1

  材料:透明塑料杯若干,水彩笔用颜料若干,搅拌棒一根,水

  首先在杯子里倒上适量的水,这时杯子是透明的,然后开始往杯子里滴颜料,让宝宝观察颜料在水中扩散的过程;用棒搅拌使颜色均匀后,再滴入另一种颜色,两种颜色混合后,又变成了别的颜色,这就是颜料神奇的魔力!

  这样的变化能大大地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没准你的宝宝会因此爱上颜料,成为一个勤奋的“小画家”呢!

  游戏七:变色2

  材料:透明塑料杯数个,各色彩纸若干(最好是两面着色的那种)

  按杯子的高度将彩纸剪成相应宽度的条状,然后把不同颜色的彩纸分别装进杯子,让彩纸贴着杯壁,这样一来原本透明的杯子不就变成五颜六色了吗?

  “变色”的游戏可以让宝宝形象地理解“透明”的意义,同时视觉上受到不同颜色刺激,有助于他认识各种颜色。

  游戏八:哪个重?

  材料:两个相同的透明塑料杯,一支颜料,与颜料相同颜色的彩纸(可以就用该颜料来给纸染色)

  一模一样的两个透明杯,先交给宝宝掂掂分量,一手拿一个,感觉分量应该是一样的。然后在一个杯子里塞进彩纸(比如绿色),在另一个杯子里倒入由相同颜色颜料调成的水,然后再让宝宝掂掂分量,这时两个被子的重量就明显不同了——塞了彩纸的杯子还是“轻飘飘”的,而装有颜料的杯子却“沉甸甸”的了。

  这个游戏让孩子学着感觉重量,并告诉他,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重量是不同的。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