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忽视 婴儿血管瘤五种类型

别忽视 婴儿血管瘤五种类型
婴儿血管瘤多在出生时或出生后1个月至2个月内出现,常发生于头、脸及颈部,可能会影响宝宝外观。那么,婴儿血管瘤该如何治疗呢?
婴儿血管瘤有哪些类型? 1、草莓状血管瘤,是由大量增生的毛细血管构成的,多发于枕部、头面部、四肢和背部,外观像暗红色的草莓,高出皮肤,大小变化很大,大的甚至遍布于躯干和四肢。
2、鲜红斑痣,也就是人们常见到的红胎记,又称葡萄酒色斑,是发生在表皮之下的真皮层,毛细血管呈网状增生,症状表现为淡红色或暗红色斑块。
3、海绵状血管瘤,这种血管瘤虽然增长较慢,但损害较大,通常在孩子出生或生后不久发生。海绵状血管瘤好发于头皮和面部,因外观有明显异常,通常是比较容易发现。
4、蔓状血管瘤。又称动静脉畸形,与海绵状血管瘤同属较大型瘤体,但与海绵状血管瘤不同的是,蔓状血管瘤多见于四肢躯干等部位。
5、混合型血管瘤。为毛细血管瘤与海绵状血管瘤的混合体,瘤体较其它单纯性血管瘤更为复杂,初期症状同毛细血管瘤症状相同,后随时间增长瘤体下方的海绵体逐渐形成。
婴儿血管瘤如何治疗? 因为血管瘤有自发消退的特点,所以孩子血管瘤的治疗,要根据年龄、部位、类型等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对于发展快的,危及眼睛、眼睑、口唇、舌、鼻咽、会阴部,妨碍功能或影响正常发育的血管瘤,应尽早接受治疗。
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很多,有外科切除、激光治疗、硬化剂注射等等。但无论哪种治疗方法,都可能留下一些治疗后的继发畸形,比如斑疤、色素沉淀等等。
提醒家长,在孩子出生后,应检查小儿体表有无异常,尤其注意那些较为隐蔽的部位,如会阴、腋窝、背部等。
一旦发现类似的红痣或小疙瘩,应从按压后的颜色变化及是否向外凸出、有无毛发等情况来判断。
确认为血管瘤后,可以在专业医生建议下密切观察,若在一定时期内肿瘤不能消退,就再选择其他方法及时治疗。
有“红胎记”的小患者,一定要及时就医,并明确诊断是否真性血管瘤。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爸爸妈妈一定要细心留意哦。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