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儿:5类典型父爱解析

  最近《爸爸去哪儿》节目大火,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父亲”这个角色大多数男人扮演得并不合格。美国临床心理学家斯蒂芬·波尔特在《父亲的因素》一书中将父亲分为5类,对孩子性格有不同的影响。在此特邀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李文道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教授李新影,指导如何做一个好父亲。

  被动型

  家庭生活常参与

  “被动型”父亲有两类。一类是行为被动。就像33岁的小刘所说:“我对父亲的印象是,每天回家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虽然父亲对他有求必应,但总感觉离得很远。李新影说,这类父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像旁观者,而非参与者,在情感上与孩子保持距离。波尔特指出,五成父亲属于被动型。“这可能与男性不擅长处理感情问题有关。”李新影解释说,有这样父亲的孩子性格更内向、胆小,不善于表达。这类父亲要调整心态,妈妈也应起到桥梁作用,定期组织全家游或亲子活动,让爸爸参与其中,感受乐趣。

  另一类是态度被动。假设有两个经历相似、学历相同、社会地位同等的父亲,但面对生活不如意时,一个乐观对待,分析原因,勇于解决;另一个却麻木、消极抵抗。当他们的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出现问题时,前者往往会静下心来,与孩子一起寻找症结,教他解决方法;后者则会当着孩子的面,把问题推给老师。因此,心态消极的父亲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的成长,给他们带来心理阴影。如果发现孩子身上表现出某种自己也具有的消极心态或行为时,父亲一定要调整好心态,起到榜样作用,才能帮孩子塑造健康的人格。

  民主型

  温情权威都得有

  他们耐心、细腻、循循善诱;他们帮孩子实现梦想,解决学习难题;他们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与孩子像朋友般相处。这就是我们眼中的完美父亲—“民主型”。

  国外一项研究表明,权威民主型家教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模式。然而,民主并不意味着无限度的自由以及对孩子欲望的无限制满足,而是需要一定的规则,来帮孩子养成好习惯。孙云晓告诉记者这样一个故事:国内一所知名大学的校长有一次问自己的女儿:“你眼中的好父亲是什么样的?”女儿的回答是:“一个好父亲,要有90%的温柔和10%的冷峻。”这个回答耐人寻味。好父亲要有九成的民主和温情,愿意跟孩子做朋友;但一成的冷峻和权威必不可少,在孩子犯错时要给予适度的批评和惩戒。也就是说,父爱要有理性,要有原则和底线,尤其是道德方面的。“所以说,父亲既要尊重孩子,又要有权威。在这种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自我接纳程度较高,自信心、自尊感和成就欲望较强,容易形成敢想敢说敢干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孙云晓说。

  缺席型

  花点时间陪孩子

  爸爸很晚才下班回家。5岁的儿子问:“爸爸,你一小时挣多少钱?”“20元。”“那我可以跟你借9元钱吗?”男孩接过爸爸给的9元钱,跑回房间,从抽屉里掏出一叠皱巴巴的零钱,开心地说:“爸爸,我有20元钱了,可以买你一小时陪我吗?”

  这个故事说明,在父亲眼中,事业能给孩子好的生活,这个“正当”理由促使他们忽视孩子。而在孩子眼中,他们对父爱的最直接感受就是陪伴。李新影说,父亲在时间和情感上的缺失是中国家庭的普遍问题。《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表明,在倾诉对象上,中国孩子把父亲排在网友之后。波尔特说,任何理由的不陪伴对孩子都是一种拒绝,导致孩子与父亲的情感疏离。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在处理与权威人士,尤其是男上司的关系方面会有困难,易产生敌意和愤怒。

  李文道建议,这类父亲应多花时间陪孩子,每天至少半小时。“黄金亲子时间”有3个特征:1.专注。父亲的这段时间是专门留给孩子的,除非紧急事情,不可被干扰。2.以孩子的需要为中心。做孩子喜欢做的事情,聊孩子感兴趣的话题,由孩子主导和安排。3.以倾听为主。父亲要多听少说,善于倾听的父亲才是好父亲。另外,孩子心中的“关键时刻”,如生日、重要活动或比赛等,父亲的出席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很重要。一旦错过,可能需要十倍甚至百倍的时间来弥补。

  专制型

  平等对话少灌输

  “不准看电视”、“没事少去同学家玩”、“必须考第一”……给孩子设一堆家规或要求,让他们无条件服从自己。可这些要求大多从父亲自己的喜好出发,很少跟孩子解释,使他们无法独立选择自己的生活。一旦孩子违反,就会严厉批评和惩罚。这样的“虎爸”就是“专制型”父亲的代表。

  孙云晓说,中国人习惯把父母称为家长,家长是家长制,也就是专制的象征。这类父亲要求子女绝对服从自己,喜欢说“我是为孩子好”,让专制披上温情的外衣,成了理所当然。“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可能导致两种结果:一是让孩子变"乖",二是让孩子反抗。”李新影说,“乖”孩子以父亲的意志为中心,没有自己的想法,缺乏信心和勇气,性格懦弱,难成大器。反抗的孩子会用抱怨、顶嘴等方式来宣泄消极情绪,慢慢变得叛逆、难以沟通,甚至会将不满发泄到外人身上或社会上。

  真正爱孩子的前提是理解和尊重。孩子是独立的个体,父亲不可强行对孩子进行知识或思想的灌输,也不能按自己的想法塑造孩子的兴趣,而要考虑孩子的承受力和智力发展规律。孙云晓强调,超过10岁的孩子,父亲更要与之平等对话,用道理说服,而不是强迫孩子。

  炸弹型

  多些耐心要宽容

  27岁的小文总觉得同事、朋友看不起自己,别人一个眼神或一句话,她都会猜测很久。朋友间偶尔发生的不愉快,很多人转头就忘,她却不能释怀,甚至睡不着觉。心理医生说,导致这一切的重要原因是,小文有一个“炸弹型”的爸爸。

  这类父亲动不动就发火,孩子说错一句话或做错一件小事,在他们眼中就会被放大,动辄批评、打骂。察言观色、取悦父亲成了孩子的第一要务。波尔特指出,“炸弹型”父亲让孩子没有安全感、很难相信别人。他们不善于处理冲突,总想息事宁人,缺乏开拓性和胆识。“经常对孩子发火是没耐心的表现。”李新影说,孩子的成长特点就是反反复复,所以耐心很重要。这类父亲还要注意,别把负面情绪带到教育孩子中。

  孙云晓建议,孩子惹你生气时,要说出你的感觉和期望。尽量用“我”开头,如“我生气了”、“我很吃惊”等。不宜夸大问题的严重性,更不应曲解孩子的动机。孩子犯错后一般都会有后悔自责的想法,一定要抓住这个教育的“黄金时刻”,带着宽容心,和颜悦色地剖析事情原委和是非曲直,孩子会字字入心、声声入耳,有所进步。若不问青红皂白就猛批猛打,也不许辩解,孩子可能因恐惧而撒谎、抗拒,将问题复杂化。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