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小儿脑瘫的常见原因

  脑瘫指的是产前或出生早期1个月内,由于脑损伤导致运动发育落后以及运动、姿势异常的一种综合征。据报道,发达国家脑瘫发病率为0.2%-0.3%,我国为0.16%-0.274%,我国约有300多万脑瘫患者。事实上,脑瘫已成为小儿残疾的一大原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负担,也影响着孩子的一生。那么引起小儿脑瘫的常见原因有哪些呢?又该如何预防及治疗呢?对此,记者采访了武警山东省总队医院脊柱关节科副主任窦建。

  窦建副主任介绍说,脑瘫的原因十分复杂,从母亲怀孕开始,到孩子出生后4星期内,凡是能引起胎儿或新生儿脑组织损伤的因素都可以成为脑瘫的原因。大体上来说,导致脑瘫的因素分为出生前、围产期和出生后三个时期。出生前因素大多是母亲妊娠期吸烟或被动吸烟、酗酒、不适当的用药、接触毒性物质、感染弓形虫、患风湿病、先兆流产、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功能不良以及母亲高龄等;围产期因素是产钳分娩、胎位不正、产程过长或急产、出生时窒息、早产、过期产、多胎等;出生后因素大多是因头部外伤、颅内出血、感染、中毒等。一般来说,因围产期因素引起的脑瘫儿最多,其次为出生前因素,最少的是出生后因素。

  临床上最常见高危因素有哪些呢?窦建表示,早产儿、极低体重儿、出生窒息儿等被称为高危儿,其存活率较低。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高危儿经抢救和治疗后的存活率大大提高,但与此同时,脑瘫的发生率也增加了。由于胎龄小,脑的发育很不成熟,所以很容易出现脑损伤。如果损伤后出现了中枢性运动障碍,就可能形成脑性瘫痪,所以早产儿的预防保健工作成为脑瘫预防的一个重点内容。

  新生儿窒息目前仍然是引发脑瘫的第二位原因,尤其是重度窒息。由于缺氧,很容易导致脑水肿和颅内出血,致使脑组织损伤。现代研究已经发现重度窒息的患儿在出生前已经存在脑损伤,由于其脑损伤的存在而导致孩子不能很顺利地娩出。所以新的观点认为:胎儿脑损伤导致新生儿窒息,窒息反过来加重新生儿脑损伤。如果在此期不进行干预,那么很可能导致永久性脑损伤,出现人们担心的脑性瘫痪症状。

  新生儿黄疸是大部分孩子出生后都可能经历的过程,但不是所有的黄疸都致病。一般存在以下情况应引起注意:黄疸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重症黄疸 (血清胆红素浓度高于205.2—256.5毫摩尔/升);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黄疸退而复现。黄疸诊断为病理性后,只要及时处理,绝大多数可很快恢复正常。但如果治疗不及时,胆红素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尤其在大脑基底节、视丘下核、尾状核等部位堆积,就可能导致核黄疸,而出现智力障碍或脑性瘫痪。

  小儿脑瘫的预防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首先要做好孕期保健,这是预防脑瘫发生的重要一步,孕妇应尽量远离有害物,如烟、酒、宠物(如猫可能带有弓形虫)、毒物等;其次是孕期,尤其是孕早期,不可随便用药,即使必须用药时也应先咨询医生后再用;第三就是定期产前检查,预防、监控疾病的发生,可有效地降低脑瘫的发病率,高危孕妇,包括多胎孕妇、高龄孕妇,更应注意孕期保健。产科医生和儿科医生也要重视脑瘫的预防,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可能导致脑瘫因素的出现,对脑瘫的预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在脑瘫的预防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总之,预防脑瘫,需要父母与医生的共同努力。

  小儿脑瘫最主要的表现是运动功能障碍,同时也常常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进食困难、语言障碍、行为异常以及听力、视力障碍等。因此,对脑瘫的治疗常常采用多方面的综合措施,包括作业治疗、物理治疗、运动治疗、语言治疗、针灸与推拿、外科治疗等。

推荐阅读:小儿秋痢可能会殃及大脑         小儿脑积水的首选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